泰國菜色講究天然食材、簡單料理、酸、甜、濃厚香料等,深得全世界人們的喜愛,難怪泰國單是食物輸出就比台積電還多呢,這也算是軟性文化輸出吧,不可小覷。我去過泰國三次自助旅行,在台灣也吃過十幾家泰國料理,就小弟所知寫寫食評吧。


母女的店:隱藏於公館巷弄內的小吃店,剛搬到人性空間對面後,整個餐廳變得更大囉。這家是由泰國華僑經營的,連外場服務生也都講泰國話呢。6/19趁運動完,想說一個人不曉得要吃啥好,於是晃到這間重新開幕的小吃店,一個人點了一份椰汁咖哩雞肉飯簡餐跟磨磨扎扎。雖然簡餐的配菜有點台,算是很適合初階食客,咖哩算是很順口雞肉也算嫩。在夏天吃泰國菜真是爽快呀,不像中國菜那麼鹹跟油膩,加上彈性夠的米飯,深得我心呀,說實在的我很不愛台灣煮過爛的米。除了適合一個人吃的簡餐外,也很多單點特色菜唷,即使穿個拖鞋近來這小吃店也不會太突兀唷。不過要吃更精緻或更接近泰國味道的餐廳,可以選擇其他更好的泰國餐廳。



娃娃魚:位於台大後門的這家泰國餐廳,原來是在師大營業,近期才搬到台大後門。這次點500套餐,共有兩份主菜,一份青菜還有喝到飽的飲料及冰淇淋,蠻適合年輕人來聚餐。這次點的椒麻雞(花椒油好像不夠麻,最好買現成的,若加魚露就便泰式囉)、打拋豬肉(打拋是源自於一種香草叫pad ka-paw,類似九層塔)、蝦醬高麗菜,口味都不錯但是離泰國菜的感覺還是有段距離,感覺有些改過的版本,飯後的冰淇淋也算ok,若能用更泰國的甜點則更有特色。照片如下:



 


待續~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immy 的頭像
    Jimmy

    Jimmy的部落格

    Ji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