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天一早check out之後,南投雨勢也停了,空氣非常清新,散步到水社碼頭旁的步道,半山腰的山嵐景色奇特,映著湖面,好美...


步道底就是梅荷園,後頭高聳建築就是知名的日月行館...



梅荷園的櫻花謝了,倒是結了超可愛的櫻花果哩,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。梅花也結成青梅囉,再過不久就可以採收了哩。



隨後驅車前往玄光寺,供奉著玄奘法師佛像,佛寺造型有些西域風,頗具特色...



玄光寺的碼頭正好位於日潭與月潭的交界處,景色亦佳,還可以看到光華島與對岸的涵碧樓、日月行館,帆船造型的日月行館頗醒目。



玄光碼頭最有名的美食就屬阿嬤的茶葉蛋,滿滿的香菇,讓茶葉蛋吃起來更香甜,朋友認為比前一天吃的所長茶葉蛋更有甘甜滋味,但是所長茶葉蛋的香氣更獨特就是。



三月底到五月,剛好是紫藤花季,玄光碼頭的停車場也開滿了紫藤哩,好美哩~~~



這兒也有白色的紫藤唷...算很少見...



接著繞湖一圈,抵達伊達邵,這一帶也有不少團體觀光客前來,也蓋了很有原住民風的建築...




一旁便是攤販街,排列相當整齊,其中有一攤相當醒目-TEA 18,蠻可愛的裝潢,門口擺著中興大學認證的南投產地紅茶,因此不是山寨版唷,也因此一杯就比其他的貴上一些。朝霧茶莊的名字頗具詩意,台茶18號的紅茶帶有淡淡蜜香,甘甜潤喉。



穿過攤販區,便抵達伊達邵碼頭,湖對岸就是我下榻的飯店區。



也可以看到隔壁的日月潭纜車,真的是高聳入雲呀...



接著開車到纜車搭乘地,這建築也太雄偉了吧,比台北貓纜更酷!



看到那纜車造型好可愛哩...



纜車搭乘大樓裡的餐廳也很有特色,造型很歐風,可見花了大手筆唷...



買了來回票250,開始我的纜車冒險之旅,腳下懸空超刺激,此時也漸漸爬升到山頂囉,霧氣也漸漸濃了起來...



山腳下的車子、馬路都變成可愛的玩具...



此時霧氣超重,幾乎看不見前方的纜車車廂了,這時候有種迷失在空間中的緊張感~超刺激的啦~



過了山頭,豁然開朗,也看到了九族文化村整個園區...



終點是九族文化村站,也看到了造型奇特的茅草屋,由於沒打算進去玩,接著就回程囉,整個車程還蠻長的哩,算是有回本了。



回程時看到也有步道耶,心裡想著,要是只搭單程用走的回來的話,鐵定會累死,哈哈~


依依不捨離開了日月潭,走台21線往埔里方向前進囉~


台21線上有不少景點,這次只挑了幾個重點走走。


日月老茶廠:也就是台灣農林公司魚池茶場,老舊廠區卻有新意。



繞道後頭,入口處的看板非常有設計感,這也是在2004進行改建的部份。



庭院造景、裝置都很到位...



雨後的露珠,特顯晶瑩可愛~~~



一旁的洗手間,更是不凡,得換穿拖鞋進去,脫鞋,也是種尊重的儀式...



漸漸沒落的紅茶園區,在有心人士的改造下,轉型成有機茶園,沒了化學農藥,白鷺鷥也來找蟲吃呢。店家也很用心把柏油路面刨除,讓大地得以呼吸,用心程度,給他十個贊!!!



一樓大廳是販賣部,茶葉罐不僅包裝精美,連內在都超用心,採用原紙漿、不漂白的紙袋,讓客人喝的安心,再給十個贊!!!



我也買了一些拌手禮(有機餅乾、茶葉...),這提帶也很精美,毛筆字寫的很不賴,讓我拿回台北搭捷運時,有種驕傲感,你看,我有你沒有(超愛演,哈哈)~



其實有個更讓我訝異的是,這兒不僅是對外販賣東西,還真的有人在辦公哩,我小心翼翼的走在廠區,深怕打擾到他們工作哩,這種把辦公室跟對外交流空間巧妙結合,算是少見。



連日本也送來別緻的禮物,好美的鑄鐵茶壺唷~仔細一看,剛好是這次發生311大地震的日本東北地區,古名奧州,因此這件禮物對店家而言,更顯珍貴吧。



服務人員熱心的介紹我們去二樓參觀,行經課長室,還有看到一台古董電腦還在運行哩,好有趣。到了二樓,諾大的空間,佈置的很典雅別緻,這也提供團體遊客來此見習或用餐。這天只有我們兩個人,也因此有點寂寞的感覺,哈哈。



整個二樓空間,似乎時間好像停止一般,嫻靜而優雅,我也要擺個pose來裝個樣子,哈哈。



朋友問我,到了這裡能做些什麼?   我說,單是觀察四季的更迭,不就夠忙的?...看板後頭,寫了這段話,相當有意思。


離開了令人心怡的茶廠後,繼續往埔里方向前去...


桃米生態休閒農村:位於埔里郊區,最有名的景點就是Paper Dome紙教堂,整體以紙為建材,相當有特色,即使到了晚上,燈光照映下,也很美唷。



一旁也有餐廳,木質裝潢與綠色鋼骨架,搭配的還不賴...



這兒的生態池也很可觀,各式各樣的奇花異草,還真多哩...



連蝴蝶也來採蜜囉...



水池裡還有大隻淡水吳郭魚哩...(應該是本土鯉魚吧?!)



定情戒指?!



這兒的入場券100元可以折抵餐飲,於是就Maahapet用個簡餐,這鮪魚鬆餅的醬料頗特殊,加入番茄調味,清爽不膩,跟一般的鮪魚醬還真的不同,至於鬆餅、熱可可本身就普通。


離開了埔里郊區,肚子也餓了,接著到市區美食探險囉。


阿甲肉丸:位於埔里西安路上,對面就有7-11可以停車或上洗手間,這間也是不少當地人推薦,也曾上過許多媒體。特製的粉紅色米醬,讓整體不會太死鹹,肉丸本身皮薄餡多,筍丁也能增加口感。只是有提到當地人吃法,最後會把大骨湯放進去,變成肉丸湯,只是我個人不愛此吃法。



綜合湯,很古早的豆腐、貢丸...



羅春捲:離阿甲不遠處,便是當地人推薦的小吃。下午時分剛好開店,配料很多哩,有肉臊、 菜脯、豆干絲、花生粉、燒肉...我還特別加了刺蔥,味道更凸顯,只是朋友不愛此味。而且老闆會把柴魚高湯免費拿給你喝唷,這是用來燙熟豆芽菜、高麗菜的,因此這湯喝起來特有蔬菜甘甜滋味~



阿菊肉圓:這是埔里第二家探訪的肉圓店,也是當地知名小吃。皮比阿甲軟了些,肉餡比較原味,阿甲的有醃漬味。



炎術:阿菊轉角就是這家埔里最有名的飲料店,這次點了招牌鮮芋頭奶,整個很濃郁不膩的芋頭香氣,口感也有些沙沙的,很自然的感覺。另外買的冬瓜青草茶,店家使用麥芽取代砂糖,甜度也比較低些,很消暑解渴。下次來想喝看看南瓜奶,還有白色透明的古早珍珠哩。



離開了埔里,順道去台中霧峰載家人,也順便來霧峰走走。雖然來霧峰好幾次,這還是我第一次探訪霧峰林家宅第,整個區域還真的很大,自從部份在921震毀後仍在重建。但是仍可看到好幾個時期所蓋不同的建築...



目前還沒開放,只好偷偷拍...



 


 



景薰樓,各位有沒有發現跟上圖都會有靛藍色,這可是林獻堂先生為了讓屋子明亮,所採的特別做法,號稱中部藍...



半月形的水池,蠻有趣的,另外特別的下圖右還有替葡萄藤製作的架子哩...



頤圃是棟結合日室跟閩南式風格的特色建築,建於日據時代,也是林家的官邸,可見當初林家跟日本往來密切。



各位還得嗎,第一天去過台中市區的Sweet Emily甜品店,也是霧峰林家的後代所經營的,看來都屬於愛美好的東西吧。


此行順便到台中跟家人的朋友面交瑪露連婕波棒,聽大嫂說很好吃,於是我也拿了一盒來吃看看,果然香甜又酥脆,很刷嘴,一下子就吃光光,只是這種會吃肥,少吃為妙。倒是這家不是賣嫩仙草的嗎,怎賣起餅乾了...



離開台中已經是七點了,這三天兩夜之旅還真是充實呀~~~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immy 的頭像
    Jimmy

    Jimmy的部落格

    Ji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